摘要: 噬菌斑: 当噬菌体与细菌共同培养时, 在固体平板培养基上, 由于噬菌体将周围的细菌裂解, 形成的肉眼可见无细菌的空斑。[阅读全文]
摘要: 水平传播: 病毒通过皮肤、消化道、呼吸道或泌尿生殖道黏膜在人群中的传播, 或病毒通过输血等途径进入血循环而感染机体的传播方式。[阅读全文]
摘要: 包涵体: 某些病毒感染细胞后, 可在细胞核、细胞浆内形成圆形或椭圆形、嗜酸性或嗜碱性的团块样结构, 这种结构即称为包涵体, 不同的病毒形成的包涵体, 其形态特点、染色性及在细胞内的位置均不同, 可借助光[阅读全文]
摘要: 半数感染量: 在规定时间内, 通过指定的感染途径, 能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感染所需要的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阅读全文]
摘要: 顿挫感染: 因细胞为非容纳性细胞, 导致病毒虽可进入细胞但不能复制出子代病毒的感染过程称为顿挫感染。[阅读全文]
摘要: 病毒干扰现象: 当两种病毒同时感染同一细胞时, 可发生一种病毒的增殖抑制了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为病毒干扰现象。病毒干扰现象可发生于不同种病毒之间, 也可发生于同种、同型、同株病毒之间, 甚至灭活病毒也[阅读全文]
摘要: 缺陷性干扰颗粒: 带有不完整基因组的病毒体, 称为缺陷病毒。当缺陷病毒感染敏感细胞后, 不能复制出子代病毒体, 但能干扰同种成熟病毒体进入相应细胞, 这种发挥干扰作用的缺陷病毒称为缺陷性干扰颗粒。[阅读全文]
摘要: 培养基(Medium)是供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组织生长和维持用的人工配制的养料,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和水等。有的培养基还含有抗菌素和色素。[阅读全文]
摘要: 菌落: 单个细菌经一定时间( 18 ~24 h) 培养后, 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称为菌落。菌落由纯种细菌组成, 可根据菌落的性状辅助鉴定细菌。[阅读全文]
摘要: 热原质: 又称致热源, 是由革兰阴性菌, 如伤寒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脂多糖, 以及一些革兰阳性菌如枯草杆菌产生的多糖, 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其特点是耐高温, 不被高压蒸汽灭菌法所破坏[阅读全文]
摘要: 核质: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因无核膜和核仁, 故无成形的核, 其遗传物质为裸露的单一密闭环状DNA分子反复盘绕组成的松散网状结构, 称为核质或拟核。[阅读全文]
摘要: 磷壁酸: 为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有成分, 由核糖醇或甘油残基经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 分为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两类。磷壁酸是革兰阳性菌的重要表面抗原, 与血清型分类有关。膜磷壁酸参与某些细菌的黏附, 与其致病[阅读全文]
摘要: 肽聚糖: 又称黏肽、糖肽或胞壁质, 是原核细菌型微生物细胞壁的特有成分, 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及肽链或肽键交联构成, 是赋予细胞壁坚韧性的主要成分。[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