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 >> 群医学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06-15 14:03 最新历史版本 3434 0 3 新增内容
  返回词条

群医学

群医学(Population Medicine)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强调多部门协同合作,提升人群整体健康水平,为弥合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裂痕提供了思路。

目录

群医学的定义

群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曾有多种定义。国际公共卫生教育网站认为群医学是由卫生保健系统自身或者联合其他协作者,在实现个体保健及治疗的基础上,为促进人口整体健康水平而开展的一系列具体活动。群医学在发展的过程中,曾先后被等同于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社会医学、社区健康,但Gray教授于2010年首先指出群医学并不等同于公共卫生,公共卫生应向群医学转变,临床医生在临床诊疗的基础上,应当为全人群健康负责。

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团队综合多种定义后作出如下定义:群医学是以实现人群整体与长远健康为宗旨的学科。它融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学科,统筹个体预防保健、医疗康复措施与人群整体健康行动,以达到人群健康效益最大化。

群医学是一种价值取向,也是一种方法学。群医学理念认为,临床医护工作者在实施个体诊疗、康复保健过程中,应当积极开展针对性的疾病预防和干预活动,从而实现人群疾病一级、二级和三级预防,提升全人群健康水平。

群医学的产生与发展

自2010年起,群医学理念开始倡导推广。 Muir和Jonathon等分别出版了《群医学的实践》(How to Practise Population Medicine)和《群医学》(Population Medicine),归纳总结了群医学的理念:

(1)群医学重视个体卫生保健服务体验和卫生保健系统优化,这应当被所有卫生从业者贯彻;

(2)医疗保健机构应提高卫生保健服务的可及性,以减少健康不平等,促进全人群健康效益最大化;

(3)关注生命全过程的健康,实时追踪患者和人群健康数据,为临床决策和卫生保健系统设计提供循证支持,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社区健康需求;

(4)融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基于个体和群体视角,采用多学科技术和方法,推动临床诊疗和疾病预防协同发展;

(5)强调多部门合作,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优化健康政策。

群医学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群医学和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基础医学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研究对象均为个体,研究内容涵盖疾病的发生机制和诊疗。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是两个概念,但在我国学科体系合称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宏观与微观技术手段,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作用规律,阐明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制定策略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目标的医学学科。公共卫生将预防医学上升至行政管理范畴,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群医学是融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的交叉学科,它整合了四个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既重视个体疾病发生机制和诊疗,也重视群体疾病预防和健康维护,倡导全社会多部门协作,实现人群生命全程健康效益最大化。

群医学与人口健康(Population Health)

人口健康起源于经济增长与健康关系的研究,在发展中超越了经济因素,开始关注健康相关因素,成为研究人群健康事件,关注健康结局、健康影响因素、政策和干预,从而改善人口整体健康水平的学科。人口健康与群医学起源不同。前者起源于社会科学,而后者植根于医学科学。人口健康对疾病的发生及病因探求与群医学相距甚远,但在动员社会广泛参与更具影响力。

群医学与同一健康(One Health)

同一健康也译为一体化健康、防疫一体,是涉及人类、动物、环境卫生保健各个方面的一种跨学科、跨地域(国家、地区、全球)协作和交流的新策略,致力于改善人和动物生存、生活质量[18]。同一健康目前尚未形成学科,国内仅有中山大学建有One Health研究中心,将其作为一个研究方向[19]。群医学重视人群所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但是其关注的中心是人群健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