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红燕
曾红燕,女,1968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2004年取得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博士学位,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6年四川大学分析化学专业硕士毕业后一直在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教研室工作,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卫生化学教学工作,教学上多次获得校级奖励。参加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教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习指导》、《现代卫生检验》等教材的编写 。
长期从事理化检测工作,有着深厚的分析化学、卫生检验理论基础,丰富的分析检测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检验中激光诱导荧光和紫外检测毛细管电泳法研究(No.30070678)的主研完成其中部分工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No.30030120)中承担部分检测方法的研究工作,已建立霉菌毒素的气-质联用检测、毛细管电泳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的分析方法。主研国家“十五”攻关项目“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分课题“红景天制品中红景天甙检测方法研究”(2001BA804A21),完成其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的方法建立。主研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20030610029)“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微流控芯片检测方法研究”和CMB基金“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毛细管电泳法研究”。作为负责人承担校青年科学基金“粮食中霉菌毒素的GC-MS联用分析方法研究”。主研校青年科学基金“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和雌激素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人群研究”。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535)“HOGG1低表达细胞株的建立及其在DNA氧化损伤与肺癌相关性中的研究”以及(30571622) “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微流控芯片快速检测研究”以及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功能性食品有效成分检测和鉴伪技术的研究”(2006BAD27B02)。参加科技部“农村适宜卫生技术推广项目”。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MEDLINE收录8篇,其余为核心期刊上发表。 公卫论坛
目前,着手研究色谱法在DNA氧化损伤生物标志物8-羟基鸟嘌啉与肺癌相关性研究中的应用,拟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法三种定量分离8-羟基鸟嘌啉的方法,通过检测DNA损伤前后细胞中8-羟基鸟嘌啉的含量,找到DNA损伤程度的定量指标,结合大量肺癌病例实际样本分析测定,探讨8-羟基鸟嘌啉的含量与肺癌发病的相关性。同时进行的工作是将毛细管电泳与微流控芯片相结合,开展在其在食源性致病菌及转基因食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即利用灵敏度高的激光诱导荧光(LIF)检测和高分离效能的毛细管电泳(CE)分析及多通道组合的微流控芯片相结合,建立新型的快速定量测定DNA的分析方法,并进一步用于大肠杆菌等致病菌和转基因食品的分析。另一部分研究工作基于市场热点的功能性食品中功效成分和违禁成分的测定方法的建立,将为功能性食品的规范和监督提供科学可靠的技术手段。
1996年四川大学分析化学专业硕士毕业后一直在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教研室工作,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卫生化学教学工作,教学上多次获得校级奖励。参加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教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习指导》、《现代卫生检验》等教材的编写 。
公卫人
长期从事理化检测工作,有着深厚的分析化学、卫生检验理论基础,丰富的分析检测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检验中激光诱导荧光和紫外检测毛细管电泳法研究(No.30070678)的主研完成其中部分工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No.30030120)中承担部分检测方法的研究工作,已建立霉菌毒素的气-质联用检测、毛细管电泳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的分析方法。主研国家“十五”攻关项目“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分课题“红景天制品中红景天甙检测方法研究”(2001BA804A21),完成其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的方法建立。主研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20030610029)“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微流控芯片检测方法研究”和CMB基金“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毛细管电泳法研究”。作为负责人承担校青年科学基金“粮食中霉菌毒素的GC-MS联用分析方法研究”。主研校青年科学基金“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和雌激素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人群研究”。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535)“HOGG1低表达细胞株的建立及其在DNA氧化损伤与肺癌相关性中的研究”以及(30571622) “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微流控芯片快速检测研究”以及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功能性食品有效成分检测和鉴伪技术的研究”(2006BAD27B02)。参加科技部“农村适宜卫生技术推广项目”。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MEDLINE收录8篇,其余为核心期刊上发表。 公卫论坛
目前,着手研究色谱法在DNA氧化损伤生物标志物8-羟基鸟嘌啉与肺癌相关性研究中的应用,拟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法三种定量分离8-羟基鸟嘌啉的方法,通过检测DNA损伤前后细胞中8-羟基鸟嘌啉的含量,找到DNA损伤程度的定量指标,结合大量肺癌病例实际样本分析测定,探讨8-羟基鸟嘌啉的含量与肺癌发病的相关性。同时进行的工作是将毛细管电泳与微流控芯片相结合,开展在其在食源性致病菌及转基因食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即利用灵敏度高的激光诱导荧光(LIF)检测和高分离效能的毛细管电泳(CE)分析及多通道组合的微流控芯片相结合,建立新型的快速定量测定DNA的分析方法,并进一步用于大肠杆菌等致病菌和转基因食品的分析。另一部分研究工作基于市场热点的功能性食品中功效成分和违禁成分的测定方法的建立,将为功能性食品的规范和监督提供科学可靠的技术手段。
公卫考场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