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  > 所属分类  >  专业词条   
[0] 评论[0] 编辑

膳食结构

       膳食结构也称食物结构,是指消费的食物种类及其数量的相对构成,它表示膳食中各种食物间的组成关系。一个国家居民的膳食结构,必须与其食用作物的生产、居民的经济收入、身体素质和饮食习惯相协调,因此,膳食结构的调整涉及人口、营养、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商业流通、民族风尚、饮食习惯、消费水平等一系列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公卫百科


      当今世界的膳食结构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西方“三高”型膳食,即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膳食,导致冠心病、糖尿病、肠癌和乳腺癌等发病率增加,严重威胁着居民的身体健康。此种膳食结构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代表,这些国家植物性食品消费量较少,动物性食品消费量很大,热能、蛋白质、脂肪摄人量均高,人均每日热能达14.7MJ(3500kcaI),蛋白质与脂肪达]00g和150g。第二种类型是东方型膳食,以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代表。他们的膳食以植物性食品为主,能量基本上可满足人体的需要约为8.37—9.62MJ(2000kcal-2200kcal),蛋白质仅50g左右,脂肪仅30—40g,常可导致一些营养缺乏病。第三种类型是以日本为代表,它既保留了东方膳食的一些特点,又吸取了西方膳食的一些长处。植物性和动物性食品消费比较均衡,其中植物性食品占较大比重,但动物性食品仍有适当数量,动物性蛋白质占膳食蛋白质总量的50%,并有丰富的蔬菜、水果等,能量供给约为10 88MJ(2600kcal),蛋白质和脂肪均可达80g左右,食物结构比较合理,基本符合营养要求。不过动物性食品仍稍偏高.“富裕病”仍有增加趋势,“富裕病”也有增加趋势,但营养失调轻微。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下一篇 卫生资源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