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来仪
康来仪(1936.9.17-2019.10.5),男,浙江奉化人。流行病学专家,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终身教授。
教育背景
1957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
1984年6月考取中加文化协定奖学金,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高级流行病学医师进修班学习。
工作经历
1957年9月至1962年7月在上海市医学专科学校担任教师。
1962年8月调入上海市卫生防疫站。
1986年12月回国,先后担任上海市卫生防疫站防疫科主任、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
工作成绩
1962年起历时数年在上海嘉定、川沙、南汇等郊县组织开展霍乱防治工作,有效遏制了卷土重来的霍乱流行势头。在此期间,他还赴新疆喀什指导处置霍乱疫情,并从丰富的一手资料中首先提出不凝集弧菌的流行病学意义及防治对策,被卫生部列为“02”防治重点论文,对霍乱防治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970年迅速查明上海西郊公园一起导致大批水貂死亡的严重炭疽流行,并指导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避免了其他野生动物再遭罹患。
1972年本市大面积流行“桑毛虫皮炎”,先后造成50万人发病,他从病因学、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入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病因为桑毛虫,并在自身感染实验中得到验证。迅速指导采取防治措施,成效显著。
1978年起主持开展了乙肝疫苗区域接种,使上海成为全国最早实施新生儿免疫接种的地区,逐步改变乙型肝炎流行状态。
1988年春上海地区甲肝爆发流行,发病数达29万之多。在成因调查中,科学严密设计方案并组织调查,阐明了病因是摄入不洁毛蚶所致。
1989年主持建立了当时省级唯一用于艾滋病病毒分离、鉴定的P3实验室。
1990年艾滋病抗体确认实验室被卫生部认可为国家级三个确认实验室之一。制定了艾滋病实验室检测规范,对国家的艾滋病五级实验室网络建立和规范运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91年,向市卫生行政部门和市政府提出对全市献血员开展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的建议,并于次年开展相关检测,当年即检出献血员艾滋病病毒阳性。1991年10月任上海市艾滋病监测中心主任。
1992年,组织开展国家“八五”攻关课题《我国(含上海市)丙型和戊型肝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及流行因素的研究》,对上海、新疆、河北和湖北4省市近9万人次的各类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流行因素研究,揭示了流行规律,提出了我国该阶段的防治对策。
1993年10月至2000年12月,根据我国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控制艾滋病合作项目,受卫生部委托,依托上海市艾滋病监测中心,在上海建立国家级控制艾滋病培训中心,任培训中心主任。对20多个中央部委和国内相关省市的非卫生系统项目官员进行培训,对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各部委参与、多部门合作的艾滋病防治格局起到重要的作用。
1995年率先在国内开展宾馆内放置安全套的干预研究,为后来国家防治艾滋病决策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1996年主持对上海市血液制品进行HIV交叉污染情况的全面调查,摸清现状,采取了控制措施。
1998年发现血友病患者中首例艾滋病患者,提出防治对策。
2003年SARS流行期间,任上海SARS防控专家组成员,全面收集全球和我国SARS流行疫情,综合分析研判,提出防控建议,并科学判断SARS不会持续流行。
2004年起担任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日内瓦)总部艾滋病疫苗研究临时顾问。
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任上海市政府专家组成员,为防控工作提供决策咨询建议。
2010年上海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建立的上海现场流行病学项目,以74岁高龄受聘上海现场流行病学项目技术负责人,全面指导项目的组织实施,为培养公共卫生专业骨干人才而耕耘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