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 >> 徐志一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02-05 21:11 历史版本2 5136 0 4 新增内容
上一历史版本 | 最新历史版本 |   下一历史版本 | 返回词条

徐志一

徐志一(1933.1-2017.5.18),浙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目录

教育背景

1950年考入南京大学教育系。旋即响应国家号召,参加抗美援朝。
1955年1月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系。

工作经历

1955年1-12月在北京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担任全国医学院首批流行病学高级师资培训班的苏联流行病学专家教学翻译。
1956年进入上海第一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工作直至退休,任教研室主任、教授等职。
1958年曾赴苏联伽马列亚流行病学研究所考察和学习自然疫源性疾病。
1980年获WHO奖学金,赴美国CDC学习病毒性肝炎的防制工作。
1998年2月至2008年12月,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创办的国际疫苗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学术成就

1955年1月至1957年3月,徐志一作为苏联专家组主要翻译,接受了流行病学思想和培训。此后,又长期在我国流行病学奠基人之一的苏德隆教授指导下开展教研活动。这些经历与在美国CDC的进修学习,奠定了他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成就的基础。在五十余年的研究生涯中,他先后参加和主持了多种传染病的现场与实验室研究,成果丰硕。

(1) 肾综合征出血热

1958-1961年在安徽省颍上县肾综合征出血热暴发期间,他深入现场调查,发现啮齿动物经常出没的脱粒谷物是此未知传染病的危险因素,提出了病毒经空气传播的假说,并在20年后的实验动物研究中得到证实。1980年发现我国出血热与朝鲜出血热在血清学上类同。1983年与美国CDC蔡方(Ted Tsai)等共同发现出血热病毒血凝素,建立血凝抑制试验,为出血热病毒分型奠定了基础。1984年在国际上首先发现食虫目动物亦可为宿主,打破了此前数十年认为鼠是唯一宿主的观念。1986年证明猫虽能食鼠,但亦因此传播疾病。1994年通过随机对照双盲试验证明国产Ⅰ型沙鼠肾灭活疫苗保护效果在90%以上,且该疫苗对Ⅱ型病毒感染也有90%以上的交叉保护作用。其后,又验证了Ⅰ/Ⅱ型双价灭活疫苗免疫原性更优于单价疫苗。提出农村城镇化、普及水泥砖瓦结构房屋,隔离了人与啮齿动物,是全国出血热发病率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

(2) 麻疹

1975年发现活疫苗接种后产生的免疫力不能持续终身,在接种过疫苗的学生中发生麻疹流行;并发现接种者常发生轻型麻疹。1976年在上海市郊区实施加强免疫,并断定美国1982年消灭麻疹的目标不可能实现。1982年在国内外首先报道麻疹疫苗应急接种有效,暴露后2 d接种仍有一定效果。麻疹疫苗应急接种的经验已在国内推广应用。

(3) 乙型肝炎(乙肝)

1982-1984年,在国内外开展了首个评价HBV血源疫苗阻断母婴传播效果的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在全球首次发现单用疫苗阻断效果达到88%,研究结果于1985年在美国儿科学杂志发表,在国际上引起巨大反响。同期刊出的评论称赞该研究成果显示了人类控制乙肝的现实可能性。徐志一因此被选为国际乙肝免疫专家工作组成员,并获1986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85年采用血清学方法鉴别急性与慢性乙肝获得成功,判断急性乙肝患者中,多半为幼年期感染的带病毒者首次出现临床发作,其实为慢性感染。因此提出疫苗免疫必须从新生儿实施。1986年在上海市南市区率先实施新生儿普遍接种疫苗。10年后,该区10岁以下人群HBsAg阳性率由既往的10%下降至0.5%,效果达95%,获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二等奖。1993年建立乙肝流行病学数学模型,证明疫苗低剂量、高覆盖率的预防效果优于高剂量、低覆盖率,提出了我国经济落后地区开展低剂量普遍免疫的方案,并被卫生部采纳。据2014全国血清学流调数据,我国1~29岁人群HBsAg阳性率由1992年的10.1%下降至2014年的2.6%,其中,15岁以下儿童由10.5%下降至0.8%。

(4) 甲型肝炎(甲肝)

1982年率先在国内建立HAV-IgM抗体检测方法。1988年用细胞培养、核酸杂交与狨猴试验,从市售毛蚶与海区直接捕捞的毛蚶分离到HAV,为国内外首创,并在2万余人血清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生食毛蚶量与甲肝发病率之间有剂量效应关系,从而证明上海地区1988甲肝爆发流行系由生食毛蚶所致,禁食毛蚶后流行终止。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92年主持考核HAV减毒活疫苗效果,发现疫苗滴度在106.5 TCID50及以上才有高效,提出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为活病毒增殖和大量死抗原刺激的协同作用;疫苗中活病毒与死抗原的综合作用使加强免疫获得成功。判定母传抗体可干扰HAV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并确定初免年龄宜在18月龄以后,成年人免疫无需增大剂量。1996-1999年重新评价滴度提高到106.5 TCID50以上的规范化HAV减毒活疫苗,判定该疫苗安全、免疫原性佳,预防发病效果在90%以上,但不能保护感染。建立了甲肝数学模型,用于预测各种免疫方案的远期效果,提出了我国甲肝免疫策略。为此,2001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5)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

1975年发现乙脑活疫苗5-3株免疫猪有效,致使孕猪因感染乙脑造成的流产发生率减少>90%,但猪群免疫后不能降低人群乙脑隐性感染率与蚊带病毒率。这项重要结论制止了持续10年来东南亚各国乙脑流行区企图以猪免疫取代儿童免疫的动议。1981年获农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1988年通过猪乙脑抗体和蚊虫带病毒率等生态学数据估计乙脑活疫苗在人群中的保护效果约为85%。1997-2000年,利用双盲的配对定群研究发现乙脑神经性后遗症达22%,智商下降者占28%,而其他脑炎导致的这类后遗症只有1%~2%,确认这类终身残疾构成乙脑主要疾病负担。1998-2008年,在印度尼西亚、印度、越南等地开展研究,判定温带、亚热带与热带流行区乙脑的季节性不同,但猪感染率的上升均先于人群的发病,呈高度相关。

(6) 疫苗效果评价与免疫策略

自1982年主持随机对照双盲的乙肝血源疫苗阻断母婴传播临床试验后,在国内外陆续主持评价了甲肝减毒活疫苗、出血热灭活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效果评价,参与了美国第一个试验性艾滋病疫苗(gp120)、国内伤寒Vi多糖疫苗的效果研究,在国内广西、河北等地培养了一批现场经验丰富的疫苗临床试验研究者。促进了随机对照双盲原则在国内疫苗临床试验中的规范化应用。

个人荣誉

“婴儿乙肝免疫策略”获卫生部一等奖和国家教委二等奖。“1998年上海甲肝暴发流行的病因学”在国内外首次证明毛蚶为传播媒介,获卫生部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