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 >> 安徽省铜陵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08-16 11:51 最新历史版本 12278 0 0
  返回词条

安徽省铜陵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心简介
   铜陵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实施全市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开展预防医学应用研究,同时承担对区、县疾病控制机构的指导、考核、技术示范和培训职能。地处铜陵市义安大道北段935号,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工作用房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现有在职职工181人,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技)师13人,主管、主治医(技)师50人,行政管理人员15人,其他医技人员92人。 中心拥有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仪、血球计数仪、全自动尿液分析仪、B超、X光机等仪器设备,还拥有60多台电脑、6辆疫情处理车,现有仪器设备能够满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 中心内设有16个科室:传染病管理科、计划免疫科、职业病防治科、公共卫生科、消毒杀虫科、慢性病防治科、检验中心、健康教育科、结核病防治科、性病艾滋病防治科、信息中心、质量管理科、医疗部、办公室、行财科、物业办。同时,中心下设铜陵市血吸虫病防治所和铜陵市医学科学研究所两个机构。
中心领导

王勇,男,汉族,1962年10出生,1986年7月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系,大学学历,卫生主任医师,现任铜陵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党总支副书记,铜陵市预防医学会副理事长。

陈可芳,女,汉族,1959年11月出生,毕业于中央党校,大学学历。现任铜陵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总支副书记。
 
韦宁凯,男,汉族,1957年11月出生,1984年7月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系,大学学历,卫生副主任医师,现 任铜陵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铜陵市预防医学会理事。
 
赵卫东,男,汉族,1963年7月出生,1986年7月毕业于皖南医学院临床专业,大学学历,临床副主任医师,现任 铜陵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安徽省皮肤病、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王平,男,汉族,1964年11月出生,1988年7月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系,大学学历,卫生副主任医师,现任 铜陵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助理,血防所所长,铜陵市预防医学会秘书长。
 
何益新,男,汉族,1970年5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1992年7月毕业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 医学专业,2004年7月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铜陵市医学科学研究所所长、铜陵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助理、安徽省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安徽省流行病学专家委员会专家、安徽省防痨协 会理事,铜陵市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秘书长兼常务理事、铜陵市预防医学会常务理事、铜陵市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在国内外杂志上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10余篇。
 
胡和宾,男,汉族,1963年1月出生,1990年7月毕业于上海第一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专业,大学学历,卫生副主任 医师,现任铜陵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会主席。
 
王兆芳,女, 1965年11月出生,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89年7月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大学学历,卫生副主任 医师,计划免疫科科长。
 
唐雪红,女,1970年1月出生,1993年7月参加工作,1993年7月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大学学历,卫生副主任医 师,办公室主任。
 
余明池,男,1966年5月出生,1991年7月参加工作,1991年7月毕业于福州大学,大学学历,副主任检验师,理 化检验室主任。
 
孟云,女,1960年11月出生,1977年3月参加工作,1984年7月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大学学历,卫生主任医师, 应急办主任。
 
刘晓静,女,1960年2月出生,1977年2月参加工作,1983年7月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大学学历,卫生副主任医 师,从事公共卫生学工作。
 
甄学华,女,1955年1月出生,1971年7月参加工作,1977年8月毕业于安徽大学,大普学历,副主任检验师,从 事理化检验工作。
 
马琳,女,1956年9月出生,1973年1月参加工作,1979年7月毕业于皖南医学院,大普学历,临床副主任医师, 从事传染病管理工作。
 
崔金凤,女,1954年8月出生,1970年10月参加工作,1977年9月毕业于芜湖医专,大专学历,临床副主任医师, 从事血吸虫病防治工作。
 
祝翠林,女,1954年5月出生,1970年10月参加工作,1976年12月毕业于芜湖医专,大专学历,临床副主任医师 ,从事血吸虫病防治工作。

机构设置

一、办公室
1、负责编制单位年度和阶段工作计划、总结,草拟印发业务文件。
2、协调各类科室业务活动,组织年度和阶段目标考核。
负责办理各类会务。
3、承办组织人事、职称、工资等相关工作。
4、负责印鉴管理,各类证照,按时做好年审工作。
5、负责公文管理工作,接待上下来访。
6、办理职工定职、聘任、退休手续。
7、负责年度文书档案的整理分类以及归档,做好综合档案室的管理工作。
8、承办党务工作。
9、负责纪检监察、武装、离退休人员管理。
10、负责车辆的维护和使用管理。
 
 
二、行财科
1、负责编制年度和阶段经费预算、决算,执行单位经济往来与财务管理。
2、执行财务制度,认真审核财务收支与凭证,办理财务报销手续。健全、规范财务帐目,做好月清月结。
3、执行财务监督、管理好窗口财务活动。
4、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帐目,负责固定资产管理。
5、负责办理职工各类保险。
6、负责单位房地产及设备管理,健全相关档案。
7、承办各类办公用品和劳保品的购置。
 
 
三、总务科
1、负责单位的用水、用电、电梯、房屋、电器维修、保养等管理工作。
2、协助单位保卫科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3、负责单位安全、保卫和环境卫生的治理。
4、协助单位做好基建(三产)及除"四害”的药品销售等有关工作。
5、做好单位门面房租赁和管理工作。
 
 
四、医疗部
一、负责皮肤病、性病、血吸虫病、结核病等疾病的检查、诊断,门诊及住院病人的治疗工作。
二、开展艾滋病哨点监测、常规监测及VCT咨询、检测工作。
三、协助中心职业病防治科、公共卫生科完成职业病体检、学校卫生体检、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任务。
四、负责中心结核病项目门诊的结核病免费入项治疗任务及晚期血吸虫病内科救助入项住院治疗任务。
五、负责中心各项医政、药政等事务的管理工作。
六、负责对滥用阿片类物质成瘾者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包括对病人的体检、诊断、入组治疗及门诊的各项管理工作。
七、负责中心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开展各类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
八、负责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门诊、住院治疗、管理工作。
 
 
五、传染病管理科
1、掌握各类传染病流行规律、流行因素,开展疫情预测、预报,及时提出防控对策、措施。
2、收集、统计、管理、报告疫情资料,分析疫情动态。
3、负责对重点传染病开展主动监测,制订防治方案。
4、及时有效地处理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相关专业培训。
5、负责指导、参与社会性救灾防疫活动。
6、负责对重点疾病开展预测、预报,指导全市各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管理和疫情报告。
7、指导、帮助基层开展传染病监测、管理和突发疫情处理。
8、负责对下级疾控机构及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技术指导,对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六、艾滋病防治科
1、负责参与制定并执行全市性病艾滋病预防与控制规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全市性病艾滋病监测、检测和报告网络系统。
2、开展对高危人群、重点人群性病艾滋病主动监测和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检测,对部分高危人群开展实施预防性病艾滋病行为干预。
3、对所有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进行规范的治疗管理、随访、检测以及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的实施工作。
4、开展对铜陵县和市属各医疗单位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督导、检查工作。
5、指导和培训全市艾滋病预防保健、性病艾滋病临床医生、实验室检测检验人员的性病艾滋病相关技术培训。
6、开展对铜陵市公安司法被羁押人员的HIV抗体筛查工作。
7、管理和指导全市的性病监测检测和报告工作。
8、开展麻风病的防治管理、技术支持培训、麻风病人的随访和督导工作。
 
 
七、结核病防治科
1、指导健全各级结核病管理网络,做好结核病人登记、建卡、建档和报告。
2、组织实施结核病防治规划,指导、推行结核病归口管理。
3、开展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
4、开展对基层单位的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督导、检查工作。
5、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
 
 
八、应急办
1、组织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并指导、督促有关科室实施落实。
2、负责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信息统计分析上报工作。
3、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不明原因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技术处理工作。
4、组织开展应急工作培训及应急演练。
5、开展应急相关教育活动。
 
 
九、信息科
1、负责信息资源的收集、管理和开发利用。
2、负责中心网络建设和维护管理工作。
3、负责管理维护财政的计算机系统应用,保障本单位的信息资料和网络安全。
4、负责组织和实施中心各科室的互联访问,确保各种信息的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5、协助其他科室的工作,完成中心领导交办的工作。
 
 
十、计划免疫科
1、开展计划免疫管理,组织实施常规预防接种,建立健全接种率报告网络。
2、负责冷链设备运转管理及维护保养,管理、领发各类预防生物制品。
3、指导、督促基层预防接种点提高预防接种质量。
4、开展免疫水平和计划免疫针对疾病监测。
5、消灭脊灰、控制麻疹等计划免疫规定工作。
6、定期开展预防接种人员培训,指导基层处理相关疑难问题。
7、开展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故的调查、处理。
8、组织计划免疫考核,规范预防接种程序。
 
 
十一、公共卫生科
1、负责辖区内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
2、开展生活饮用水、化妆品、公共场所、室内微小环境等影响健康因素监测;参与环境污染健康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3、组织开展学生健康状况监测和学生健康影响因素监测。
4、开展人群营养状况监测与评价。
5、对食品生产场所、公共场所新、改、扩建项目选址、设计和竣工验收进行卫生学评价。
 
 
十二、消毒杀虫科
1、负责对消毒、杀虫产品和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监测。
2、负责对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进行监测,开展医院感染调查、处理。
3、指导、协助中小学、托幼机构开展预防性消毒。
4、指导、参与疫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体、污水消毒处理。
5、组织指导社会团体开展杀虫除害并有计划地开展蚊、蝇、蟑螂、鼠害的专题调查。
 
 
十三、职业病防治科
1、负责对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定期监测。
2、定期组织对有毒、有害和高温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3、开展职业中毒事故的调查、处理。
4、组织对矽肺等职业病进行网络报告。
5、开展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
6、负责对放射工作场所的防护进行监测和评价。
 
 
十四、慢性病防治科
1、开展慢性病监测,掌握全市慢性病发病状况,预测慢性病发病趋势。
2、开展全市居民死亡原因监测,掌握全市居民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
2、开展慢性病防治试点,建立健全慢性病防治网络。
3、负责拟订全市慢性病防治计划,制定、完善慢性病防治方案和工作规范。
4、组织开展社区慢性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5、指导基层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
6、执行碘盐监测,开展碘缺乏病监测,开展防治效果评价。
7、开展疟疾、丝虫病等寄生虫病的监测与防治。
8、负责肠道寄生虫病的监测与防治。
9、开展其他地方病的调查与防治。
 
 
十五、检验中心
1、负责各类公共场所工具、用具、化妆品等样品检测。
2、负责定期开展公众饮用水卫生检测。
3、负责饮食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食品样品、餐具监测与评价。
4、负责微生物检验。
5、负责一次性卫生用品检测。
6、负责食品、化妆品、劳动环境等理化检验。
7、负责血清学检验。
8、负责碘盐监测实验。
9、指导协助基层解决技术疑难问题。
 
 
十六、健康教育所
1、对基层健康教育机构业务指导和工作督导。
2、开发图文声像健康教育材料,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活动。
3、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重点工作、公共卫生项目,开展健康教育。
4、联系新闻单位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向新闻媒体提供图文声像资料。
5、收集本地区及国内外有关卫生信息。
6、配合开展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效能建设等中心宣传工作。
 
 
十七、质量管理科
1、对质量体系文件的实施情况进行日常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内审及管理评审工作。
2、负责检测仪器设备年度检定和检测新项目的审核、扩项申报工作。
3、做好检测样品的受理、编号、流转以及检验结果报告的编制工作。
4、负责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
 
下设机构工作职责:
 
一、铜陵市血吸虫病防治所(铜陵市地方病防治所)
1、负责市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
2、负责制定本级年度防治计划,指导县区制定、分解和落实年度防治计划。
3、实施全市血吸虫病防治管理,组织开展对县区防治工作的调研和督查;指导县区血防工作的开展。
4、掌握全市血吸虫病疫情,对突发疫情和重大疫情实施预防和控制。
5、协助同级地病办制定全市阶段性防治规划、论证有关综合治理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指导审核县区制定阶段性防治规划。
6、开展防治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7、负责审核、汇总县区上报的信息资料,及时、完整、准确地上报各种统计信息资料。
8、负责年度疫情分析,为防治决策提供依据。
9、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
 
二、大通血防站
1、负责大通地区查、灭螺,查、治病任务。
2、做好大通地区的急感防控工作。
3、完成市所下达的晚血救治动员计划。
 
三、医学科学研究所
1、负责医学科研,组织医学科研公关,审议科研成果。
2、负责医学情报信息收集、发布。
3、组织学术培训、学术讲座。
4、开展有关临床治疗。

联系方式
中心办公室 0562-2111876   信息中心 0562-2111827   健康教育所 0562-2111835
血吸虫病防治所 0562-2111866   消毒杀虫科 0562-2111828   传染病管理科 0562-2111827
艾滋病防治科 0562-2111827   结核病防治科 0562-2111855   计划免疫科 0562-2111829
检验中心 0562-2111883   职业病防治科 0562-2111830   公共卫生科 0562-2111831
预防接种门诊 0562-2111861   应 急 办 0562-2111827   服务大厅 0562-2111882
行 财 科 0562-2111836   工   会 0562-2111800   物 业 办 0562-2111858
慢性病防治科 0562-2111833   医 疗 部 0562-2111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