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虫病
丝虫病(filariasis)是由线形动物门的丝虫总科(superfamily Filarioidea)通常称为丝虫( filaria)的一类线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丝虫是由其中间宿主———吸血节肢动物传播并寄生于人体及其他脊椎动物,包括哺乳类、禽类、爬行类、两栖类的寄生线虫的统称。丝虫成虫可寄居于人和动物的淋巴系统、皮下组织、体腔和心血管等处。丝虫成虫细长如丝,雌虫产出的幼虫称微丝蚴(microfilaria)。
流行病学
疾病分布
斑氏丝虫病分布很广,在东半球自北纬 42°至南纬 28°,西半球自北纬 30°至南纬 30°的广大地区内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但以亚洲和非洲较为严重。据记载,美国东南部的南卡罗来纳州,欧洲的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等地曾有斑氏丝虫病流行,但至 20 世纪 60 年代除土耳其尚有小片流行区的报道外,现在的北美洲和欧洲已不存在斑氏丝虫病流行区。亚洲的日本已于 20 世纪 80 年代消除斑氏丝虫病。据世界卫生组织公报 1997 年发表的资料,斑氏丝虫病共流行于 72 个国家(表 39-4)。据世界卫生组织 1994 年的统计,全球有斑氏丝虫病人共10 619万人,其中微丝蚴血症者 7327 万人,有或兼有丝虫病临床表现者3 996万人。在地区分布中,印度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别有斑氏丝虫病人4 550万和4 000万,分别占全球的 43% 和 38% 。
我国斑氏丝虫病分布于北起山东省乐陵县(北纬 37°48’),南至海南省三亚市( 北纬 18°10’),东迄浙江省舟山群岛( 东经 122°30’),西至贵州省桐梓县( 东经 106°50’)。流行区遍及山东、河南、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湖南、广西、贵州、重庆等 15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43 个县、市,其中 181 个为斑氏和马来丝虫病混合流行区( 注:按 1980 年的行政区划)。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估计防治前共有斑氏丝虫病人2 196.2万,其中微丝蚴血症1 739.8万,有临床表现者 456.4万人。我国台湾省亦有斑氏丝虫病流行,分布于该省西南部的屏东、台南、高雄、嘉义、云林等县及金门和澎湖、马祖列岛。
传染源
因无动物贮存宿主,故斑氏丝虫病的惟一传染源是感染斑氏丝虫后出现微丝蚴血症的人。微丝蚴血症者在流行病学上所起的作用主要决定于血内微丝蚴密度。在一定范围内,血内微丝蚴密度愈高,媒介蚊虫的感染率就愈高,感染度也愈重,将感染期幼虫传染给人的机会就愈多。据实验感染观察,60+l血内微丝蚴为 744 条时,淡色库蚊的幼丝虫感染率为 90.1% ,但当 60+l血内微丝蚴平均为 0.7 条 时,淡 色 库 蚊 的 幼 丝 虫 感 染 率 仅 为3.3% 。理论上,如此低密度的微丝蚴血症仍有可能成为传染源,但由于受到蚊媒叮刺人的机会以及蚊虫自然死亡等种种因素的影响,蚊媒的实际感染率和感染度比实验感染的结果要低得多,因而传播丝虫病的作用很小,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不大。仅有丝虫病临床表现而无微丝蚴血症者,无传染源作用。
传播媒介
对斑氏丝虫病适宜的传播媒介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①微丝蚴能在该蚊体的发育至感染期;②嗜吸人血,且吸血时间与微丝蚴出现于外周血液的周期性高峰相一致;③种群数量多。
易感人群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证实人群对斑氏丝虫的易感性是普遍的。不同年龄、性别、血型、种族、职业的人,只要生活在斑氏丝虫病流行区,有被媒介蚊虫叮咬的机会,特别是反复多次被叮咬,即有可能受到感染。当有成批的传染源迁入存在有效蚊媒且传播条件适宜的地区,可能形成新的斑氏丝虫病流行区。如在美国南部卡罗来纳州的查尔斯顿市,早年随移入非洲奴隶而输进传染源,加之当地气候及环境适宜于致倦库蚊孳生,致使斑氏丝虫病流行,并蔓延至周围地区。[1]
疾病预防
防治虫媒和消灭传染源相结合的综合防治。
1.钟惠澜主编。热带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版). 649--678.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