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性调查
1•意义和应用
追踪性调查(follow-up studies)又称追踪观察,是对一批固定观察单位有间隔的、较长时期(如几年、十几年或几十年)的追踪观察,以获得动态变化资料,通过分析,找出规律,得出结论。多用于需长期观察的研究课题,比如追踪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或某批群体健康状况、危险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疾病自然发展史、疾病预后和远期防治效果等。疾病监测和横断面调查虽然亦可获得类似资料,达到类似研究目的,但他们不是完全固定人群的动态观察,因而选择性偏倚较大。为了克服这一缺陷,采用追踪观察一批7岁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至18岁比一次性横断面调查7-18岁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状况更科学。追踪性调查由于观察时间较长,观察单位易于失访,调查人员难于固定和坚持,如组织不好,多种偏倚可能出现,同样影响调查质量,因此实际应用时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应该看到,有些研究课题必须通过追踪性调查方能获得预期研究目的。例如,恶性肿瘤的远期疗效观察、疾病自然发展史和病预后的研究。总之,应根据调查目的、研究课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综合考虑是否应用追踪性调查。 公卫人
2•对照问题
根据研究课题需要与否确定是否设立对照。长期观察一批同质人群情况的动态变化为不设对照的设计,例如追踪观察一批正常7岁儿童到18岁的生长发育状况可设或不设对照。追踪观察一批儿童疫苗接种效果,如利用他们的血清免疫水平消长曲线进行评价,为同批前后对照;若观察他们的流行病学效果,则应另设对照。观察比较某种慢性病(如克山病)各型病人发病若干年(如14年)后生存率,形成互为对照。凡能设立对照者尽量设立,因为能获得更多,甚至更重要的信息,有利于指导实际工作。
3•调查对象和观察单位
调查对象的选择应根据需要确定,要注意调查群体对总体的代表性、组间的可比性和自身的同质性。为此,常采用随机抽样或用配对方法分组,分组界限要有详尽规定,做到合理。例如追踪观察正常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要选择多个有代表性的普通小学和健康儿童,不应选择条件特殊的学校(如体育、舞蹈或聋哑学校),对有畸形、残废和患有某些影响身体发育的器质性疾病的患者不能作为观察单位。观察病例必须确诊。
4•样本含量
长期观察同批对象,所需样本一般较小。例如,用一次横断面调查7~18岁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水平,按每岁组调查150人计算,需调查1800人,而追踪性调查,如组织得好,用150人即可,并能减少选择性偏倚,提高结果的精密度。追踪观察某病远期防治效果或疾病预后,可用估计总体率或总本均数时的样本含量的计算方法:如有对照比较,采用相应的假设检验时的样本含量估算公式。当追踪观察危险因素(或保护因素)的作用并同时设有对照时,参见本分卷条目“前瞻性(队列列研究)样本含量”估算方法。为了弥补失访人数,实际的样本含量要比估算的大一些。 公卫考场
5•偏倚控制
在设计时,按前述要求选择调查对象和观察单位,同时注意调查表的合理性和宽松的样本含量。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在各观察时段要对比较组群有相同的认真态度检查、观察和记录。调查时,加强资料的初审和复审。整理资料前,要核对原始资料,必要时应用计算机逻辑检错,凡不能应用的资料剔除。为防止失访,可选择以下措施:①为便于联系和随访,尽量选择近处的调查人群。②被调查人群流动性较小,选常住人口。③事先做好调查人群的思想工作,争取积极配合。④根据观察单位的具体情况,商定联系办法,确保及时了解他们的详细去向,做好记录。⑤反复随访,定期至现场调查。⑥信访时,提供简明调查表、填表说明、争取被调查人配合的“开场白”和贴有邮票写好的信封,要求按时填好寄回。⑦当与被调查人见面有困难时,向知情人询问。对每位失访者要填写失访原因调查表,分析失访华团人员的失访原因及属性构成情况,计算应答率,估计对结果的影响。同时,结合其他情况,估计原始资料的应用价值,按不同情况分别处理。若失访人群与未失访人群在主要特征上无区别,则认为偏倚不大,当应答率小于95%时,作结论应谨慎。
6•资料收集
调查表是长期观察记录的主要资料,除包括调查开始时的基底资料外,还必须具有各个时段的观察结果(如某病发生)及其产生原因或影响因素(如某危险因素),并有观察单位的结局(如生存、死亡)。如是死亡,必须写明是观察因素引起,还是其他疾病或意外事故所致,这与统计结果有密切联系。填写调查表的资料,来源于:①现成的常规记录,由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公安、职工所在单位提供,如生命统计、出生死亡登记、传染病报告卡、病历、尸体解剖和职工人事登记,有关职业变更、迁移、出差等。②从观察单位或知情人直接收集,例如生活习惯(吸烟、饮酒等)、生活方式、经济状况、生存、死亡等资料,可通过访视或通信获得。③医学检查或检验项目,例如身高、体重、血清抗原或抗体水平。④环境监测指标,例如调查人群的工作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浓度等。
7•资料分析
资料类型不同,分析方法亦往往不同。①病例随访资料,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样本生存期或缓解期的长短,以判断治疗方法的优劣、疾病预后的好坏和保健措施的成效。当观察例数较少时,可作生存率曲线分析、时序检验或游程检验;观察例数较多时,可用寿命表法分析,即比较两样本的某时点生存率用Mentel②作危险因素分析时,可应用“前瞻性调查”的分析方法,例如危险度分析、分层分析、剂量分反应关系的分析。③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追踪性调查,除应用一般介绍的形态招标、机能指标,以及评价方法外,尚能以曲线回归拟合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例如某地由出生追踪观察到7岁的儿童体重发育水平用曲线拟合 ,x为月龄, 为体重:公斤: )就很好。④观察一批群体情况动态变化,有时需要应用升降趋势检验。同批群体内部不同属性(如年龄、性别)的分组亦可进行比较分析,但各组要有足够的例数,并通过适当调整或标准化、分层等方法处理,以达到条件的均衡。 公卫考场
最后,分析资料的全面分析,结合专业知识,应用科学推理方法,作出调查结论,写研究报告。
追踪性调查(follow-up studies)又称追踪观察,是对一批固定观察单位有间隔的、较长时期(如几年、十几年或几十年)的追踪观察,以获得动态变化资料,通过分析,找出规律,得出结论。多用于需长期观察的研究课题,比如追踪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或某批群体健康状况、危险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疾病自然发展史、疾病预后和远期防治效果等。疾病监测和横断面调查虽然亦可获得类似资料,达到类似研究目的,但他们不是完全固定人群的动态观察,因而选择性偏倚较大。为了克服这一缺陷,采用追踪观察一批7岁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至18岁比一次性横断面调查7-18岁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状况更科学。追踪性调查由于观察时间较长,观察单位易于失访,调查人员难于固定和坚持,如组织不好,多种偏倚可能出现,同样影响调查质量,因此实际应用时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应该看到,有些研究课题必须通过追踪性调查方能获得预期研究目的。例如,恶性肿瘤的远期疗效观察、疾病自然发展史和病预后的研究。总之,应根据调查目的、研究课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综合考虑是否应用追踪性调查。 公卫人
2•对照问题
根据研究课题需要与否确定是否设立对照。长期观察一批同质人群情况的动态变化为不设对照的设计,例如追踪观察一批正常7岁儿童到18岁的生长发育状况可设或不设对照。追踪观察一批儿童疫苗接种效果,如利用他们的血清免疫水平消长曲线进行评价,为同批前后对照;若观察他们的流行病学效果,则应另设对照。观察比较某种慢性病(如克山病)各型病人发病若干年(如14年)后生存率,形成互为对照。凡能设立对照者尽量设立,因为能获得更多,甚至更重要的信息,有利于指导实际工作。
公卫论坛
3•调查对象和观察单位
调查对象的选择应根据需要确定,要注意调查群体对总体的代表性、组间的可比性和自身的同质性。为此,常采用随机抽样或用配对方法分组,分组界限要有详尽规定,做到合理。例如追踪观察正常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要选择多个有代表性的普通小学和健康儿童,不应选择条件特殊的学校(如体育、舞蹈或聋哑学校),对有畸形、残废和患有某些影响身体发育的器质性疾病的患者不能作为观察单位。观察病例必须确诊。
公卫考场
4•样本含量
长期观察同批对象,所需样本一般较小。例如,用一次横断面调查7~18岁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水平,按每岁组调查150人计算,需调查1800人,而追踪性调查,如组织得好,用150人即可,并能减少选择性偏倚,提高结果的精密度。追踪观察某病远期防治效果或疾病预后,可用估计总体率或总本均数时的样本含量的计算方法:如有对照比较,采用相应的假设检验时的样本含量估算公式。当追踪观察危险因素(或保护因素)的作用并同时设有对照时,参见本分卷条目“前瞻性(队列列研究)样本含量”估算方法。为了弥补失访人数,实际的样本含量要比估算的大一些。 公卫考场
5•偏倚控制
在设计时,按前述要求选择调查对象和观察单位,同时注意调查表的合理性和宽松的样本含量。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在各观察时段要对比较组群有相同的认真态度检查、观察和记录。调查时,加强资料的初审和复审。整理资料前,要核对原始资料,必要时应用计算机逻辑检错,凡不能应用的资料剔除。为防止失访,可选择以下措施:①为便于联系和随访,尽量选择近处的调查人群。②被调查人群流动性较小,选常住人口。③事先做好调查人群的思想工作,争取积极配合。④根据观察单位的具体情况,商定联系办法,确保及时了解他们的详细去向,做好记录。⑤反复随访,定期至现场调查。⑥信访时,提供简明调查表、填表说明、争取被调查人配合的“开场白”和贴有邮票写好的信封,要求按时填好寄回。⑦当与被调查人见面有困难时,向知情人询问。对每位失访者要填写失访原因调查表,分析失访华团人员的失访原因及属性构成情况,计算应答率,估计对结果的影响。同时,结合其他情况,估计原始资料的应用价值,按不同情况分别处理。若失访人群与未失访人群在主要特征上无区别,则认为偏倚不大,当应答率小于95%时,作结论应谨慎。
公卫人
6•资料收集
调查表是长期观察记录的主要资料,除包括调查开始时的基底资料外,还必须具有各个时段的观察结果(如某病发生)及其产生原因或影响因素(如某危险因素),并有观察单位的结局(如生存、死亡)。如是死亡,必须写明是观察因素引起,还是其他疾病或意外事故所致,这与统计结果有密切联系。填写调查表的资料,来源于:①现成的常规记录,由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公安、职工所在单位提供,如生命统计、出生死亡登记、传染病报告卡、病历、尸体解剖和职工人事登记,有关职业变更、迁移、出差等。②从观察单位或知情人直接收集,例如生活习惯(吸烟、饮酒等)、生活方式、经济状况、生存、死亡等资料,可通过访视或通信获得。③医学检查或检验项目,例如身高、体重、血清抗原或抗体水平。④环境监测指标,例如调查人群的工作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浓度等。
公卫考场
7•资料分析
资料类型不同,分析方法亦往往不同。①病例随访资料,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样本生存期或缓解期的长短,以判断治疗方法的优劣、疾病预后的好坏和保健措施的成效。当观察例数较少时,可作生存率曲线分析、时序检验或游程检验;观察例数较多时,可用寿命表法分析,即比较两样本的某时点生存率用Mentel②作危险因素分析时,可应用“前瞻性调查”的分析方法,例如危险度分析、分层分析、剂量分反应关系的分析。③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追踪性调查,除应用一般介绍的形态招标、机能指标,以及评价方法外,尚能以曲线回归拟合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例如某地由出生追踪观察到7岁的儿童体重发育水平用曲线拟合 ,x为月龄, 为体重:公斤: )就很好。④观察一批群体情况动态变化,有时需要应用升降趋势检验。同批群体内部不同属性(如年龄、性别)的分组亦可进行比较分析,但各组要有足够的例数,并通过适当调整或标准化、分层等方法处理,以达到条件的均衡。 公卫考场
最后,分析资料的全面分析,结合专业知识,应用科学推理方法,作出调查结论,写研究报告。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