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  > 所属分类  >  流病   
[0] 评论[0] 编辑

筛检

一、概念:筛检(Screening),是医疗机构和研究人员运用快速检验方法,主动的自人群中发现无症状病人的措施,以便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目的。

公卫人

二、筛检分类:按照筛检对象的范围分为整群筛检(指在疾病患病率很高的情况下,对一定范围内人群的全体对象进行普遍筛查,也称普查)和选择性筛检(是根据流行病学特征选择高危人群进行筛检,如对矿工进行矽肺筛)按筛检项目的多少分为:单项筛检(single screening),即用一种筛检试验检查某一疾病。多项筛检(multiple screening),即同时使用多项筛检试验方法筛查多个疾病。 公卫人


三、筛检的目的:①发现某病的可疑患者,并进一步进行确诊,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以此延缓疾病的发展,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②确定高危人群,并从病因学的角度采取措施,延缓疾病的发生,实现一级预防。③了解疾病的自然史,开展疾病流行病学监测。

公卫考场


四、与诊断试验的区别:⒈对象不同:筛检试验以健康人或无症状的病人为观察对象;诊断试验是以病人为观察对象。⒉目的不同:筛检试验把病人及可疑病人与无病者区分开来;诊断试验则是进一步把病人与可疑有病但实际无病的人区分开来。⒊要求不同:筛检试验要求快速、简便,有高灵敏度,最好能发现所有病人;而诊断试验要求有科学性和准确性,特异度高,能排除所有非病人。相对于筛检试验结果,诊断试验结果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权威性。⒋费用不同:筛检试验应是简单、廉价的方法;诊断试验多运用实验室、医疗器械等手段,花费较贵。⒌处理不同:筛检试验阳性者须进一步作诊断试验以便确诊;而诊断试验结果阳性者要随之以治疗。 公卫考场


五、筛检实施原则:Wilse和Junger在1968年提出了实施筛检计划的10条标准。概括起来包含三个方面:合适的疾病、合适的筛检试验与合适的筛检计划。具体如下:⒈所筛查疾病或状态应是该地区当前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⒉所筛查疾病或状态经确诊后有可行的治疗方法;⒊所筛查疾病或状态应有可识别的早期临床症状和体征;⒋对所筛检疾病的自然史,从潜伏期到临床期的全部过程有比较清楚地了解;⒌用于筛检的试验必须具备快速、经济、有效的特点;⒍所用筛检技术应易于被群众接受;⒎对筛检试验阳性者,保证能提供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⒏对病人的治疗标准应有统一规定;⒐必须考虑整个筛检、诊断与治疗的成本与效益问题;⒑筛检计划是一连续过程,应定期进行。最基本的条件是:适当的筛检方法、确诊方法和有效的治疗手段,三者缺一不可。 公卫人

 
六、筛检的伦理学问题:实施时,必须遵守有益无害、公正等一般伦理学。尊重个人意愿原则:作为计划的受试者,有权利对将要参与计划所涉及的问题“知情”。并且研究人员也有义务向受试者提供足够的信息。有益无害原则:如筛检试验必须安全可靠,无创伤性、易于被群众接受,不会给被检者带来肉体和精神上的伤害。公正原则:要求公平、合理地对待每一个社会成员。使利益分配更合理,更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公卫考场
公卫家园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遗传度    下一篇 累积发病率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