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百科  > 所属分类  >  专业词条   
[1] 评论[0] 编辑

C值悖理

C值悖理
生物体的单倍体基因组所含DNA总量称为C值。每种生物各有其特定的C值,不同物种的c值之间有很大差别。能营独立生活的最小的生物——支原体(Mycoplasma)的C值不到10bp,一些植物和两栖类动物的C值则可多达1x10(11)bp,相差10万倍。在一些低等生物中,当进化增加了生物体的复杂性时,基因组也相应地增大。如蠕虫的C值大于霉菌、藻类、真菌、细菌和支原体。可是,在其他生物中则看不到这种规律。显花植物和两栖类动物的基因组最大,软骨鱼、硬骨鱼甚至昆虫和软体动物的基因组都大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的基因组。爬行类和棘皮动物的基因组大小同哺乳动物几乎相等。
因此,从总体上说,生物基因组的大小同生物在进化上所处地位的高低无关,这种现象称为C值悖理(C—Value paradox)。主要表现为:①C值不随生物的进化程度和复杂性而增加,如肺鱼的C值为112.2,而人的C值是3.2,与牛的相近;②关系密切的生物C值相差甚大,如豌豆为14,蚕豆为2,相差7倍;③真核生物DNA的量远远大于编码蛋白质等物质所需的量,如果假设一个基因的长度为1x10(4)bp(已超过大多数基因的长度),那么人类基因组DNA的长度3x10(9)bp就应该能编码300万个基因,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根据简单的估算,哺乳动物基因组DNA的量大约是全部编码基因长度的10倍。90%以上的基因组DNA,其功能目前尚无令人信服的解释。
公卫家园

附件列表


1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DNA序列家族    下一篇 C值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